励志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一名大学生眼镜经销商的双重征程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严秀求以一名眼镜经销商的身份屹立,她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她对学历的珍视,也展现了她的创业智慧。毕业于青岛大学眼科视光专业,本科生严秀求选择了直接投身于义乌这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她凭借高学历和专业知识,与众不同的经营策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尽管金融危机给她的业务带来了挑战,但严秀求没有放弃。她利用自己的验光证和配镜证,为客户提供零售配镜服务,每逢节假日都有老客户前来购买。这份信心源自她对于零售市场潜力判断:价格优势明显,专业配镜店两三百元的眼镜,在市场上可以轻松找到100元以内的替代品。
2005年,当时还只是一个起步阶段,严秀求接待了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客户,这次偶然机会成为了长期合作的开端。通过主动与客户沟通,并承诺最低价,她成功签订了大批量订单。随着时间推移,该加拿大客户成为其主要合作伙伴,每年都会采购数百打眼镜。
然而,太阳镜热销之后,严秀求转而专注于光学眼镜领域。在一次广交会参展后,她意识到市场对光学产品需求巨大,因此决定改变方向。她开始寻找老花镜生产商,并最终在温州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从而为中东地区的大型货柜订单提供各种度数产品。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导致销售下滑,但这也激励了严秀求开设零售配镜店。此举既是应对困境的一种方式,也是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技能转化为额外收入的手段。她相信,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要能提供高质量、个性化服务,就能够吸引顾客并保持生意。
最近,一些来自韩国的隐形眼鏡产品被引进至她的店铺,这些商品价格可观且利润丰厚。“配一副好看、舒适的手工艺作品,比几十副普通商品更有价值。”她说,“今后,我将继续扩大我的零售业务。”
通过这些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外贸领域还是在国内市场中,都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才能适应变化,以此保证企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