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瓜农的西瓜梦一场创业故事的真实拼搏
西黄垡村的瓜农曹得梅,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如网络等手段,在网上摆起了自己的西瓜摊。她的故事是对创业故事案例真实的体现,也是一场关于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转化的故事。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时代背景下,西黄垡村紧邻京开高速公路,拥有283户农户和2500亩耕地,是一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方。几年来,该村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实施多种经营,不仅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还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曹得梅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曾经像许多其他瓜农一样,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开着装满西瓜的汽车把瓜拉到新发地、沙窝等批发市场。但这种生活方式让她感到疲惫不堪,她梦想着能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来销售她的产品。
随着大兴区启动了数字家园工程,并送出了20台崭新的电脑到村委会,这个梦想似乎逐渐变成了现实。虽然当时很多村民都认为学电脑是浪费时间,但镇领导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行动。在榆垡镇宣传部的一个大学生张华义带领下,一群学生被派往西黄垡村作为电脑老师,他们教会了这些初次接触电脑的人如何使用计算机。
曹得梅中了一班学员,她开始学习如何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并建立一个收藏夹。她学会了点击鼠标、建立文档以及网页浏览,并最终成功地在网上发布了一条销售信息。一切都发生在4月20日,当天,她告别了早出晚归卖瓜的生活,从此只需留在家里回复顾客查询并处理订单。
由于她的努力,一直到6月底,那些来自家庭采摘户和单位集体采摘户,以及一些批发商不断涌入电话咨询。这次销售期结束后,曹得梅家的西瓜不仅销售一空,而且以前所未有的高价售出:总收入达到了20万人民币。其中采摘收入占比三分之一,对于提高收入有显著帮助。
婆婆也参与进来了,当上了热线接线员。她说:“自从我女儿通过网络卖瓜后,我身体反而比以前硬朗多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而是一个由技术推动的人类关系变化过程的一部分,它改变了人们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们与市场之间互动模式。
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与失败之后,曹得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生意经。她积累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并且定期主动联系他们。这不仅增加了销量,还给整个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全村人忙着发信息,而不是忙着进市场摆摊。这一切都证明,无论是在哪里,无论是什么行业,都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实现创新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