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讨水喝留对联中国民间故事5年级物品场景
在乾隆年间,社会经济逐渐复苏并发展,采矿业和纺织业尤为迅速。清政府在江宁、南京、苏州和杭州等地设立了织造衙门,并派遣内务府的亲信去管理这些衙门。
这些被派往当地的大臣们,因为有朝中的支持,他们大肆侵吞民脂民膏,不断积累巨额财富。乾隆皇帝为了了解民情和社会经济的真实情况,以及揭露那些贪婪的官员,他三次微服私访江南。
乾隆6年(1741年),乾隆第一次进行了微服私访,从洛阳到徐州,再到泗洪,然后经过明光,最终抵达南京。在这段旅途中,他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其中就包括他在过明光时留下的对联。
据说,当天原本计划让乾隆爷从泗浦古道继续前往浦口,但不知何故,他不小心走上了古招信至濠州的驿道。他沿着女山湖的南岸,一路赞叹自然赋予这片土地上的壮丽风光。在桑大郢村(现在明光市大郢乡)因为口渴而停下脚步,向村里讨水喝。
刚进村,就看到一家桑姓人家的门前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正好是上梁,这里的亲朋好友以及邻居们都聚集来庆祝。桑家主人身穿马褂长衫,笑容满面迎接来宾。由于桑家主人见过来的客人面生,所以他们互相寒暄后,便请客人入座用茶。
尽管原定计划是只喝一碗白水便离开,但桑家主人坚持要给客人沏茶。这时,在客堂里还有两位先生,他们是专程写上梁对联的人。一副对联,有两个先生谁也不肯动笔,而是推让了一番后,一位叫汪的先生借口外急先行,而另一位李先生也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乾隆爷一个人坐在那里。当他看到文房四宝放在桌子上手痒痒之际,决定自己动手写一副对联以谢主人的热情款待。他写完后,用茶壶压住,对聯如下:
上梁正逢黄道日 竖柱巧遇紫微星
接着为中梁写下“乾元亨利贞”五个大字,并将其压于对聯顶端之后,将茶壶压在对聯角落处,以免暴露身份。不久便起身离去。而此事至今仍流传于明光市城乡之间,让人们回味那段历史时期的一份温馨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