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波的创业故事从学生到IT公司老板
我,一个仅仅20岁的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学院软件专业2007级学生,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学生老板”。在大三时,我创立了IT公司季度创收达60万元,个人月收入超2万元。我的故事是关于如何从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到成为一位成功企业家的旅程。
尽管我正忙着准备期末考试,但我还是抽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我告诉记者,即使是这样的年纪,我也已经开始承担起老板的责任。我需要处理各种业务和项目,这让我几乎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不过,我仍然尽力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在谈话中,我提到了全委会《决定》中的十件民生“大事”,这些政策对想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支持。如果当初有这样的政策支持,当时如果我能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现在可能我的公司规模将更加庞大。
作为电脑发烧友,我从初中就开始学习电脑编程。大一时,我和几位同学共同筹集5万元资金,在校内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室。我负责这个工作室,我们主要是在淘宝上开网店,并开发了一套优秀的电子商城支持软件。
然而,我们第一次尝试并非完全顺利。我们的网店长时间亏损,最终我们不得不以25万元出售我们开发的一套源代码。这虽然是一次失败,但这也让我们赚取了一笔钱,并为后续的创业积累了经验。
经过两年的积累,大三时我又重新启动了自己的梦想,创建了“七腾”公司。这家公司专注于信息系统领域,现在我们的业务遍布各个行业,包括金融、零售、制造等。每季度,我们都能实现60万元左右的收入,而我的个人月收入超过2万人民币。
虽然现在我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但回头看那些早年的经历,我仍然觉得有些遗憾。比如,当初如果有更多资源和资金支持,我们可能不会卖掉那套优秀的地商城系统。如果坚持下去,说不定今天我们已经建立起像京东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但即便如此,这些经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成长,也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最后,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而现在,对于想要追随我的脚步,一直在寻找机会的小伙伴们来说,有越来越多的是来自政府对于微型企业发展方面给予的手助,以及税收等方面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门槛,让他们更容易地迈出第一步,将梦想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