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凭借那股傻劲儿从自然之美编织竹筐到开设西餐厅的创业故事案例
大学生凭借那股傻劲儿,从编竹筐到开设西餐厅的创业故事案例。Peter,一个出生于1981年的农村娃儿,以其独特的自然之美和对西餐文化的热爱,不断在繁华都市中营造浪漫南美风情。他不仅善于手工艺,更能为异国他乡寻觅乡味的老外烹饪出地道正宗的西餐。
生活上,Peter保留着一些农家气息:早婚早育,与城里人相比,他提前了几年开始家庭生活;租房而非自住、步行而非驾车,这些都让他的生活方式与高级打工仔有些相似。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朴实无华且简单真诚的人生哲学:“没有想过那些奢靡的享受。”
事业上,Peter以一种脱俗而真诚的“洋”味展现自己:The Tex-mex Burrito、大使塔可卡尔邦、塔可、法嘿塔等菜名在他手中玩得有张有度,从不改良口味只为那股正宗地道的“西洋”味;句句字正腔圆的英语竟令人难以分辨出他是位初一辍学的小伙子,与老外对话宛若同乡般亲热。
偶然,他小心翼翼问道:“你是否觉得我说话结结巴巴?”记者答:“你说英文可比中文要流利很多。”他微微一笑,黯然低头说:“我老婆也这样说的……”
对于成功,Peter解释很简单,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或许他还不明白,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富贵世袭时代,是一个平民时代,是一个智者真者时代,更是英雄出少年的时代。在这一点来讲,他那傻傻地、一笑验证了这个时代新定义。
12岁辍学编竹筐卖钱
“我家的家乡在资阳,我只念到初一便辍学了。”Peter家在资阳农村,因为交不起学费就只能停学。当时Peter才12岁,想出去打工却没够年龄,而像父母一样务农的话,那又辛苦又赚不到钱。于是,他注意到了邻居们做什么事情,他们为什么会过得比较好?然后偷偷去看别人编豆瓣筐学习手艺,一两个月后,就摸索出了第一个豆瓣筐卖掉后赚到的第一笔钱。
借来50元闯荡成都
拿到身份证后,“愤然”地离开了家人,在靠着借来的50元来到成都。他经历了九眼桥打地铺,还洗过碗,每月包吃包住净收入只有200元。但身体每天流鼻血,让老板有些怕了。这之后,无论杀鸡还是守店还是端盘子,都有人找他帮忙,有事的时候帮厨,有闲的时候涂涂画画加上“鬼哭狼嚎”。
际遇命中恩人
有一次,在成大的西餐厅工作时,他遇到了Mary,她是一位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在成都科分院当外籍教师,全名叫Meredith Elizabeth Dunton,但大家都叫她Mary。她总是在帮助他们学习新菜品,并教授员工英语。Mary甚至决定送他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西餐烹饪,并承担全部费用。经过一年多学习,Peter技术进步很快,被认为可以制作出非常好的墨西哥菜和牛排。
2万元和技术换取股份
2000年初,当投资商要开设一家新的西餐厅时,虽然只是梦想中的东西,但这次机会不同。他用自己的2万元想要换取一点股份,最终得到2%的小部分。“至少这样我就有参与除了做菜以外的事宜”,尽管不是完全拥有绝对权力,但这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