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考察李白诗歌在社会中的影响
我,刘商,字子厦,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年间,我中进士之试,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除了文艺才情流露无遗外,我还是一位能工巧匠,对绘画亦颇有造诣。尤其是在乐府诗歌方面,我更是有一手。在那个时代,每当人们提起胡笳十八拍时,都会想到我那传世的作品,它们如同家常一样,在每个角落回荡。
我的文学成就让世人瞩目,但我却倾向于道教的修行。我对待道术的态度认真到极点,每遇到道士,就不仅拜他为师,还给予资助,以期早日达到修炼上的境界。尽管如此,我依旧深感光阴似箭,身体逐渐衰老。我每天都像赶车似的忙碌,一直到夜幕降临才稍作休息,却总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与虚名相比微不足道。
古代贤者放弃仕途追求出世之术,或许在他们眼中,那是一种超脱尘嚣的生活。不过,因为已经完成了家庭的事务,无需再受世俗束缚,又何尝不好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借口病体,请辞官职,从此披着道服东游。
在广陵城内街市上,我偶然遇到了一个卖药的小小道士,他的人气爆棚,那些据说有效的药物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购买。那位神秘的道士在众多围观者面前,看着我,便似乎看出了不同寻常,不再继续销售,而是拉着我的手上了酒楼,我们共饮高谈阔论。他讲述的是从秦汉以来历经万年的历史故事,全都是那么生动,如同亲眼所见一般。我对他的尊敬达到了对老师般的地步。
晚上,当我准备入住客栈时,那位神秘 道士竟然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一切让我更加惊奇和好奇。第二天,在街市上寻找他,但仍未找到,只能留下心中的疑惑。当夜幕降临后,那位神秘 道士又一次出现,并邀请我们登上酒楼,再次畅谈。他还送给我一个小药囊,说:“无事去扬州,与君共赏美景。此药赠君别,千载之后何求?”这句话深刻印象于心,然后便告别而去。
后续几次寻找,都无法再见那位神仙一般的人物。但是我打开那个小葫芦包裹的小药囊,只见里面装满了九粒像是麻籽一样的小丸子。我按照他说的法门吞服后,即刻感到精神焕发,不饥不饿,身体轻松清醒。这场意外,让我意识到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也让我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在茅山和宜兴张公洞之间穿梭,这期间,有一次偶尔看到竃画溪的一番风景,便沉醉其中。而就在胡父渚边缘,用茅草搭建屋居住,这里成了我的隐居之所。不知不觉间,被樵夫误认为是刘郎中,这份身份也许只是表面的掩饰吧。在这里成为一种隐姓埋名,也或许已经走向了地仙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