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宝宝唐诗三百首-童趣中的古韵4岁小朋友与唐代诗人的奇妙对话
童趣中的古韵:4岁小朋友与唐代诗人的奇妙对话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四岁的小李坐在花园里,手中紧握着一本《唐诗三百首》。他不懂汉字,但他听妈妈说,这些是古老时期最美的歌谣。他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读出点声音。
小李挑了一个简单的句子:“春眠不觉晓。”他闭上眼睛,用力地尝试发音,“春...眠...不...觉...晓。”结果出来的声音有些像猫叫,但很让人开心。
他的妈妈微笑着走过来,轻声地说:“好样的,小宝贝,你知道这个是谁写的吗?”小李摇摇头,他真的不知道。但当妈妈告诉他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时,他眼睛一亮,好像突然间打开了一扇门。
“杜甫叔叔也写过很多其他好东西吗?”小李问道。他的兴趣被激发了起来。他开始翻看着那本书,每看到一个名字,都会问自己的爸爸或妈妈,那个诗人是谁,他们又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小李遇到了“王之涣”的名字。“王之涣”是一个陌生名字,但是当听到这首诗《登鹳雀楼》的第一句“白日依山尽”,第二句“黄河入海流”时,小李眼中闪烁出了智慧的光芒。他发现这些词汇虽然复杂,但每个都是描述自然景象的一部分。在家里,他就用石块和沙子模拟起了黄河入海的情景。
随着时间的小孩越来越大,他们开始理解到这些词语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他们通过阅读和学习,不仅增长知识,也培养了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这正如他们父母所希望看到的一样——孩子们能够在童年时代就接触到文化的大门,并且勇敢地跨步进入其中去探索世界各处丰富多彩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