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关古韵小班必背古诗15首过境体验
过闽关:探寻古韵的背影
在一片雾蒙蒙的头顶,斜阳如血地照耀着树梢,仿佛时间被凝固在了这道古老的关口。秋风虽至,但刘基笔下却未能捕捉到丝毫凉意,只有满山秔稻入闽中,汇聚成了一幅生机勃勃、丰收喜庆的画面。
刘基(1311-1375),明初的大臣与文学家,他字伯温,是浙东田氏之裔。元至顺间,他凭借一己之力考取进士,这个时代的人们都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就像当年对诸葛亮那样敬仰。他博学多才,对于天文历法尤其精通,被誉为“象纬之学”的大家。在那年的十九年,即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听闻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声,便不远万里礼聘他们来京。这位杰出的官员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不仅赢得了主上的宠信,而且参与谋划了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以及北伐中原等重大军事行动。在吴元年(1367),他担任太史令,并推出了《戊申大统历》,还奏请设立军卫法规,以制止滥杀。
朱元璋登基后,刘基再次上书,请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体系,这份奏章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发展。但即使如此,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里,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对于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思考和努力。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而在过闽关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也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让我们回味着那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小小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