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感言一分钱起家万里行程
李保良,一个河南商丘的农民,从小就学过木工,但在家中没什么用武之地。他于1991年7月来到上海市金山区兴塔镇帮人装潢,三年后还清了欠款,积累了一些资金。然而几年下来,他不仅未能赚钱,还背上了5000元债务。在为还债努力时,他带着妻子到了上海打工。
一次,在找工作的途中,李保良遇到了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正忙着给他泡茶,却发现三个暖水瓶都没有开水。朋友说:“早上一忙,把烧开水的事给忘了,现在要是像以前一样有一个‘老虎灶’烧卖开水的,该多好。”原来,“老虎灶”就是旧上海专门烧开水卖的地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那时一二分钱一暖瓶,生意不错,而现在已经消失,只能在“历史陈列馆”看到“老虎灶”的影子。
从这个故事里启发出来的是,如果自己能开间开水坊卖开水,一毛钱一瓶,也是一笔不小的生意。李保良对周围打工者进行调查,他们表示如果有一毛钱一瓶的开水卖肯定买,因为他们自己烧瓶开水,费用和时间远远超过两三瓶。一旦确信市场需求,再借助宁波的一家设备厂生产热水炉设备,他终于东拼西凑借到了4000多元钱,并在2003年8月正式开始经营自己的“老虎灶”。
起初,“老虎灶”的名声迅速传播,每天销售量大增。但随后问题又出现了:锅炉味道太重,有人反映;再次解决后,又有人担心自来水中的杂质影响品质。为了这一切,都有他的应对措施,最终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客户信任体系。不久之后,一位新大酒店的大客户找到他,要每天定点订购100 bottles open water,每个月底结账。这使得他的业务进一步扩展,每天送往外地,就连妻子也回来了帮忙。
如今,以固定送货单位5家的方式,每个月净利润达5000元。而且他计划到2004年的年底购买一辆小货车,使得他的业务能够更快、更多、更远地覆盖市场。商海茫茫,我们常常只注意做“大生意”,而忽略身边的小生意,如同李保良所证明的那样,一毛钱的小生意也可以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