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藏于馄饨之中在自然的怀抱里共享适合表白的小故事
去年秋天,我母亲被诊断为晚期胃癌。每天早晨,我的父亲依然像往常一样,与母亲一同前往晨练。我站在窗前,目睹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不禁涟涟欲滴……我想起了过去,每周母亲都会包上一顿馄饨,为父亲解馋。父亲曾经赞道,那外面的哪家餐馆的馄饨都无法与母亲包的相比,它们的皮薄、肉嫩,香而不腻。
自从母亲病倒后,她改变了习惯,每周要多包两次馄饨。而父亲也变得越来越能吃,他吃起馄饨来是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埋怨:“你看你,就像八百年没吃过馄饨似的,慢点吃不行呀,没有谁跟你抢。”我明白了,母亲之所以每周多包两次,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光不多了,所以能多给父亲一个机会就多一次。而父亲也明白这个心意,每次吃到发撑,也是在珍惜每一次能够共享这顿小菜的情感。
对于母亲的病态,我从未听到他们提及,即使在药物时刻,他们仍旧脸上带着微笑。生活没有因为她的病变成悲伤,只是继续温暖如初。我没看到他们有叹息,也没见过哀伤的影子。他们还是照常去公园晨练,还会兴高采烈地谈论那日子的趣事。
但有一天,我们姐妹陪着生病加重的妈妈一起坐在客厅里包馄饨。那时候爸爸下棋去了。在那个清晨,我听到了妈妈的话:“少年夫妻老来伴,你们等我走后,要照顾好他。”
那顿馄饨,在我们眼中失去了味觉,而在父母眼中依然那么美味。但当夜幕降临,我和姐姐收拾好东西,却发现床头枕下的纸条,上面写满了对未来的一些建议和关怀——“讨厌花椒”、“做菜时千万别放”、“每天早晨起来喜欢喝杯凉开水”、“晚上要提前给他倒好”。泪水再次涟涟。
最后,当我们的亲爱的小家庭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那些简单又深情的小事,如同生命中的点点滴滴,让人难以忘怀。而那份深情,就藏于这些平凡却充满爱意的小故事之中。在自然风光下,无声地诉说着我们的故事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