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总是有着不缺爱的孩子们他们的故事就像美国那些经典的爱情电影一样温馨而感人
教室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发试卷的时刻已经到来。班长安笛将试卷递给罗樱时,罗樱依旧显得云淡风轻。她从书包中取出口红,在试卷顶端那个数字——“10”后面郑重地加了一个零,然后嘴唇上抹上了口红。
这突然的举动让安笛感到一阵急促的心跳,不是因为她这个举动,而是因为自己,这个公认的好学生,对罗樱那种叛逆行为竟然产生了羡慕。安笛从未怀疑过自己是个好学生,她的父亲在世时,如果成绩没有考到90分,就会被关进地下室;而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更是变本加厉,上次数学考试失利,她甚至被打了一巴掌。
安笛家很穷,母亲只能当保姆,而她必须用功读书,以换取奖学金。这不仅仅是奖学金,更是一种生活费,如果没有,那么生活就难以维持下去。因此,安笛成了什么都不会,只会拼命读书的好学生。而罗樱,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叛逆孩子,她生于富裕家庭,却经常化妆、逃课和吵架,但却在自习课上哭泣,说:“有时候哭不是脆弱,是坚强太久了。”
安笃总觉得自己和罗樱相似又不同。她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态度和选择。在听到罗樱说“我要离家出走”的时候,安 笃被震惊了。但她并没有选择跟随,而是在回家的路上手里紧握着决定全家生活未来的事业——那份关系到奖学金的手稿。
回到店铺门前,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心中藏匿着对罗樣勇敢反抗的一丝羡慕。她开始思考何时才能像这样勇敢地摆脱不喜欢的事情,每天堆积如山的练习,还有黑暗的地下室、粗糙的手掌,以及无尽压力,都让她的内心中的不满慢慢转变成恨意。
终于,在深夜酝酿了一整晚计划之后,当妈妈收拾屋子的时候,将那支口红放在抽屜里的计划得以实施。如果妈妈发现那支口红,这场“报复”就成功了。但就在这一刻,一切都静止下来,最终,没有爆发争执,只见妈妈紧紧拥抱住她,用低声啜泣来表达自己的歉意。当日历上的三个大字——母亲节,被揭开真相时,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清晰起来:爸爸走之前最担心的是她的将来,所以他逼迫她学习;而爸爸走后,他只想通过严格教育实现他的遗愿,因此他才那么对待他们……
半夜醒来后的安 笃明白,从小到大,她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中,现在该轮到她为自己做决定。所以,在给予充足时间思考之后,她写下一条短信给曾经一起共享叛逆期感受的小伙伴:“回来吧,我们从来都是不缺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