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成功女企业家背后的创业故事

  • 古诗
  • 2025年02月07日
  • 在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河海大学商学院的大三学生赵亮作为志愿者,为美国、德国的几家太阳能公司充当翻译。通过与这些公司的交流,他了解到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应用领域大多是空白,这让他产生了创办一家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公司——“夸父”团队的想法。 2007年1月,赵亮和8位同学自筹10万元成立了“夸父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研发销售太阳能光纤圣诞树等产品。然而,由于美国芯片供应商出现问题

数据驱动成功女企业家背后的创业故事

在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上,河海大学商学院的大三学生赵亮作为志愿者,为美国、德国的几家太阳能公司充当翻译。通过与这些公司的交流,他了解到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应用领域大多是空白,这让他产生了创办一家专注于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公司——“夸父”团队的想法。

2007年1月,赵亮和8位同学自筹10万元成立了“夸父太阳能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专门研发销售太阳能光纤圣诞树等产品。然而,由于美国芯片供应商出现问题,加之资金链断裂,公司很快陷入困境。

毕业后,“夸父”团队成员各奔东西,只有赵亮一个人坚持到最后。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获得投资基金支持后重新开始。在安文教授的指导下,他们最终建立了一个总投资28亿元的第二代非晶硅电池制造业基地。

赵亮认为参与创业不仅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还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他所在团队的一些成员,如张欣,因为在产品设计和国际客户沟通方面表现出色,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读研,并获得全额奖学金。

对于如何应对创业中的挑战,赵亮强调:“初战告捷让我们的创业热情空前高涨。”但市场考验也接踵而至。“大学生创业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每一次失败都为将来的成功奠定了更扎实基础。”

河海大学苏南经济研究所所长安文教授认为:“不管国内还是国外,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但只要有恒心,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如今,“夸父”团队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并且成为了一股力量,在太阳能光伏产业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的事迹证明,无论面临多少挑战,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