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100篇中的光棍汉的梦境帽
《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100篇》中的“胡椒汉子的梦境帽”
在哥本哈根的赫斯肯街上,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它来自德语,意为“小屋子”。这里的小屋,曾经与木棚相似,大约像集市上的那些棚子一样,只不过窗框里镶的是牛角片或尿泡皮。因为当时把所有屋子都镶上玻璃窗太过昂贵了,这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即使连曾祖父的曾祖父提到它的时候,都称它为“从前”,已经几百年了。
不来梅和吕贝克的富商们在哥本哈根经商,他们自己不来,而是派小厮来。这群小厮住在赫斯肯街的小屋中,销售啤酒和调味品。他们得到了一个名字:胡椒汉子。这是因为这些德国小厮必须回老家,在这边不能结婚,这是他们遵守条件的一部分。当他们达到一定年龄后,就不得不独自生活、照顾自己、扑灭自己的火堆——如果还有火可点的话。一些成了孤独单身的人,他们思想古怪,习惯奇特。大伙儿把这样的男人叫做胡椒汉子。
大伙儿喜欢开玩笑,说胡椒汉子应该戴上一顶睡帽,当躺下睡觉时,把它拉下遮住眼睛:
砍哟砍哟把柴砍,
唉,可怜可怜光棍汉,
戴着睡帽爬,
还得自个儿点灯!
大伙儿就是这么唱着他们!大伙儿开玩笑于胡椒汉子和他的睡帽,因为大家对他和他的睡帽了解得太少。但谁也不该有那样的睡帽?听好了!
在赫斯肯街,那时候街道没有铺石块,人们高低踩坑就像走破烂坑洞道。那里又窄极了,住户站立时肩靠肩,与对面住户靠得那么近。在夏日时分,布遮蓬常常搭到对面去,其间弥漫着胡椒味、番红花味、姜味。站在柜台后的几乎都是老家伙,不是紧裤管裤,还穿背心,一排扣子的颗颗整齐地扣好。那不是我们的想象所及那样画作,是曾祖父的曾祖父穿着,如今人家这样画出来。而且要有一幅图画,那个某个人站在柜台后,或是在圣节悠闲地走向教堂的时候,让我们收藏起来。
那些最年轻的小伙还会在自己的帽沿插羽毛;毛料衬衣被熨平贴麻料硬领遮起,上身紧实,每个扣都全扣齐,大氅松宽罩上;裤管口塞宽口鞋里,因为他们是不穿袜子的腰带挂食品刀钥匙,还吊大刀以保卫自己,那年代常用之物。
老安东,小屋那边最老的一位胡椒汉子,在喜庆日正如此打扮,但他并没有高顶草笠,而是一顶便帽下的针织小帽,是真正的地地道道的睡帽。他对这 slept hat 很熟悉总是在戴,他有两顶这样的 hats 正该画他这样的人。他瘦弱如杆棒嘴角眼角皱纹满目手指手指节长眉毛灰蓬蓬活像是两片矮丛左眼上方耷拉头发当然说不好看但让他非常容易辨认。大人们知道他并不来自不来梅而非真正那个地方,他主人居住的地方然而,他却更惦记这个地方这个图林根人艾森纳赫城来的紧挨瓦尔特堡这个地方老安东很少谈论但是更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