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娃凭傻劲儿从编竹筐到开西餐厅创业故事
在采访中,Peter只有一个要求:就叫他Peter吧,这样大家都习惯了。了解Peter,你会明白“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的真谛。他出生于1981年,是一位从农村走出来的人,但他善于营造南美风情,并且能为老外烹饪正宗西餐。
尽管生活朴实,他的手上长过老茧,却能用真情实意经营一家外国人的“世外桃源”。他保留了一些农家气息,比如早婚早育,但生活配套与高级打工仔有些相似。他的事业飞跃了田野超越了烦躁都市,那股“洋”味脱俗而真诚。
偶然,他小心翼翼问道:“你觉得我说话结巴吗?”记者答:“你的英文比中文要流利。”他微微一笑,黯然低头说:“我老婆也这样说的……”
对于成功,Peter解释很简单,只是“天时、地利、人和”。或许他还不明白,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是富贵世袭时代,是平民时代,是智者真者的时代,更是英雄出少年的时代。从这一点来讲,他那傻傻地、一笑验证了这个时代的新定义。
12岁辍学编竹筐卖钱
他的家乡在资阳,一直念到初一便辍学,与父母一起劳动,主要做竹子加工。后来,他注意到编豆瓣筐卖可以赚钱,便偷偷去看别人编筐学手艺,两个月后终于摸索着编出了第一个豆瓣筐,卖掉后赚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钱。
借来50元闯荡成都
拿到身份证后,他离开家人,在成都开始打工仔生涯,从1996年起经历洗碗、杀鸡等多份工作,最终在川大内的一家小西餐厅帮厨学习西餐技巧。
际遇命中恩人
那时是一位发福、满脸笑容的老奶奶Mary,她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在成都科分院当外籍教师。Mary热心肠,不仅给Peter取名为彼德,还出资助他学习西餐。在她的帮助下,Peter进入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西餐烹饪,并成为了一名熟练的墨西哥菜和牛排制作师。
2万元和技术换来餐厅股份
2000年初,Peter结束学习并认Mary做干妈。一位投资人要开设西餐厅,他们提供技术,以2万元换取部分股份。“虽然完全没有绝对权,但是至少可以留心了。”
经过艰苦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最终创办了一家自己所爱的西餐厅。这一切证明,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坚持梦想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