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
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一说619年或630年),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其与唐朝合称隋唐。581年杨坚灭北周静帝,定国号为“隋”,北周覆亡。618年隋恭帝杨侑让位李渊,隋灭亡。国祚38年。 为了巩固隋朝的发展,在、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上,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1]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厥 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1-2] 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同时兴建双都:洛阳、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