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探寻李白尸骨图片在社会中的传说与现实
我,刘商,字子厦,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年间,我中进士之考,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除了文艺才情流露无遗外,我还是一位能工巧匠,对绘画亦有所长。在诗歌创作方面,以乐府体最为得心应手,其作品深受世人喜爱。我曾在社会上流传的野史逸闻中,有胡笳十八拍的传说,这首曲子在当时非常风行,无论是儿童还是妇女,都能熟背其词。
我的仕途虽不算辉煌,但我对道术的兴趣远胜于世俗的荣耀和职位。当我遇到道士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拜他为师,并给予资助。我尝试炼丹服气,不知疲倦,每每感慨光阴似箭,生命短暂且易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虚浮的生活对我来说似乎没有太多意义。
古代贤者放弃世俗纷扰寻求道德高尚的大众生活,也许他们能够获得超脱尘世的一种境界。既然已完成了家庭责任,没有再被世界束缚,那何如去四方探险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借故病体辞去了官职,便披上了道服东游,来到了广陵城内街市。在那里,我偶遇一个卖药的小道士,他的人气异常火爆。
这位小道士卖出的药水据说有效果,为此聚集了一大群围观者。当他看到我这个与常人不同之身,就停止了销售,将目光投向了我。他拉着我的手登上酒楼,与我畅饮谈笑,用真实生动的情节讲述从秦汉至今历代事迹,使得听者仿佛亲眼见证一般。我感到惊异,如同对待老师般尊敬他。
夜晚将至,他又一次以神仙般的手法消失在人群之中,只留下一句话:“无事到扬州相携上酒楼。药囊为赠别,一千载更何求。”这一句戏吟直到天黑才散开,我们告别分手。此后,无论如何寻找,都再也未能找到那位小道士,却在他的赠送的小药囊里发现了九粒象麻籽大小的精妙药物,以及包裹它们的是层层重叠纸张和一个小葫芦。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我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按照那位小道士口中的指引,我吞下这些奇妙药物立即感觉精神焕发,无饥无渴,全身轻健,又心灵清澈。不久之后,在茅山过江游玩,再次经过宜兴张公洞时,当即决定隐居于此。一段时间后,即便樵夫们偶尔路过,也只会听到“刘郎中”这样简简单单的声音,而不知道他究竟住在哪里。我已经成为了地仙,与世隔绝,但依旧沉醉于这片美丽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