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皇储制度及其演变
皇位继承,是古代王朝的大事,常实行预立储君制度。但这种制度也有弊端,就是明定出将来的皇帝继承人,难免有攀附者,形成,无论在太子时期还是太子继承皇位以后,都有可能因造成朝政的动荡。再有,储君的人选也是个大问题,不制定一个众人必须遵从的原则,也会发生争夺与政乱。古国时期之君主的传位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传位给共同打天下的本家兄弟,即兄终弟及;另一种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父死子继。但皇帝妻妾多而子女多,皇位只有一个,嫡长制因此应需而生,但嫡长制仍有不可克服的固有弊端。家庭中的嫡庶之分属于等级制,一夫多妻的皇家中,等级下的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矛盾,是不可改变的痼疾,所以虽然制定嫡长制,并不能彻底解决皇位继承上的矛盾。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上述弊端,在清代被一定程度地消除,这是由于清代满族皇帝实行特殊的秘密立储制度。为说明这一制度的来历,有必要把满族皇家立储制度的演变做简要介绍。清政权的开创者努尔哈齐(赤),最初曾立嫡长子褚英为继承人,后废掉而继立嫡次子代善,不久代善也被废黜,而定其死后由本家诸旗主推举其中一人为“汗”的办法,结果嫡子正白旗主皇太极被推举为汗,后称皇帝。皇太极死后,其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之子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这场争夺实质上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的斗争。结果以折中方案解决,二人都不入选,而以皇太极之子年方6岁的福临继位,是为顺治帝,而由多尔衮与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这一结果,实际是父死子继制取得初步胜利,因而顺治帝生前便曾有意立嫡子为太子,因其早夭而未能实现,但父死子继制在满族皇家中已成为主导观念,因而顺治帝临死前,其子玄烨被定为皇位继承人,并没有发生皇家其他人争执的风波,顺利继位,是为康熙帝。康熙帝的继位,标志着满族皇家父死子继的皇位继承制最终确立。康熙十四年(1675),康熙帝年仅两岁的嫡长子胤甸被立为太子,当时正值三藩之乱,此时立太子,当还有以“国本”稳定人心的考虑。迨至康熙四十几年时,皇太子胤甸已是30多岁的成年人,当太子也已有30多年,父子之间难免产生一些矛盾。与此同时,也逐渐形成,胤甸的权力欲也在不断地增长,更因他娇惯成性,鞭笞王公大臣。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将太子废黜监禁。他只有这么一个嫡子,于是其他庶出皇子乘机纷纷谋求储位,甚至不择手段,出现残酷激烈的储位之争。鉴于这种情况及储位久虚,康熙帝不得不又把他复立。可胤甸仍恶习不改,且纠结党羽又形成。其他皇子也继续谋夺储位,诋毁胤甸,制造。储位之争使康熙帝终日愤懑、心力交瘁,愤怒难忍,严厉处死几个人,断然再次废掉太子。康熙朝的储位之争,延续多年,很多官员被卷进斗争的漩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皇四子胤肚继位。他究竟如何获得皇位,至今学界未能取得一致意见。雍正帝继位后,鉴于以前严酷的储位之争及其给朝政带来的严重影响,决定实行秘密立储。其方法是,皇帝将心中默定的太子人选书写为密诏,于匣内密封,当众藏于皇宫之乾清宫内最高处正大光明匾之后,向臣民表示“国本”已立,以安天下。另写一份与此内容相同的密诏,由皇帝自己收藏。皇帝临终前,以两份密诏所书太子之名宣示而传位。即使皇帝突发不测,未能以身藏密诏示人,或猝亡而别人未能找到这份密诏,也有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的密诏为凭。雍正元年(1723)八月,雍正帝就是以这种方式密立了储君,被密立的储君,便是皇四子弘历,也即日后的乾隆帝。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也都是先被密立为太子,而后登上皇帝宝座的。咸丰帝只有一子载淳,其临死前当然地由此子继位,是为同治帝。此后同治、光绪二帝都无皇子,均是死时从旁支选取继位者。秘密立储除了将所立太子保密外,另一要点是不拘嫡长,从优选择。乾隆帝在最初实行秘密立储时,还有嫡长情结,这或许与他对嫡妻孝贤皇后情笃有关,并爱及其所生嫡子。嫡子死后,乾隆帝对传统的嫡长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权衡其利弊,决定废除嫡长制的局限,不拘嫡庶长幼,择优选储。为避免皇家内部及朝臣出现异议,还专门为此发表上谕进行说明。他也进一步表明观点:立储“以长不以贤,以贵不以长之说”,“实甚谬”。实际上,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实行秘密立储,就必须破除嫡长制,否则人们仍可从诸皇子中谁嫡、谁长的身份中猜测出谁是被密立的储君。实际上,第一个实行秘密立储的雍正帝就已经不拘身份高低、长幼之序而选储君了。雍正帝密立储君,所立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其身份就既非贵,也非长。雍正帝所以弃长选幼,立身份并非最高的弘历为皇储,当是弘历的才能与品性被他看重。乾隆帝在实行不拘嫡长的密立储君之制后,最初想立瑜妃所出、文武才能皆优之皇五子永琪,但永琪英年早逝。乾隆三十八年(1773),再次密立,乾隆帝也是弃长立幼,立品德较优口碑最好的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储,即后来的嘉庆帝。此后嘉庆帝、道光帝密立储君,也都在自己诸皇子中德、才方面作权衡考虑,才进行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