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历史 > 历史
一文带你了解中国古诗词的发展与巅峰
admin2023-10-26【诗人】人已围观
简介如果单从线性的发展史来谈的话,诗歌可以追溯到晚唐就足够了,因为直到民国之前,只有流派之争,诗歌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从远古到唐末,从秦末到汉初,再到东汉末年,其
如果单从线性的发展史来谈的话,诗歌可以追溯到晚唐就足够了,因为直到民国之前,只有流派之争,诗歌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从远古到唐末,从秦末到汉初,再到东汉末年,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若真要论诗歌的变迁,无非是春秋、魏晋、南北朝、唐代。 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唐代达到鼎盛,进入格律诗领域。 此后,虽有宋诗、清诗两个高峰,但在内容和体裁上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形式上并无进步。
其实分为三个阶段:诗歌的出现、诗歌的发展、诗歌的巅峰。
肯定会有朋友说,是韵律害了古诗,是韵律诗的出现,阻止了诗歌的发展。
这就是P。诗歌发展为格律诗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然。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格律诗是一种先进的体裁。 而且,格律诗的出现并没有阻碍古诗的进步。 正是由于古诗的进步中节奏的规范化,才总结出了格律诗。
现代诗和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门类。 他们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没有人限制对方,也没有人取代对方。
有一种说法是韵律限制古诗。 从根深蒂固的角度来说,我还是认为格律诗比古诗更好。 只是如果你写不好,就会限制你的思维。 懂得格律的人并不关心他们写不写格律诗。 古诗词,重要的是写得好不好。
诗歌的起源(先秦)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 事实上,《诗经》中的诗歌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形式,诗歌的起源比《诗经》早得多。 这是因为周朝中央政府派出采诗人采集民歌并编撰而成。 它是经过知识分子审阅和修改的文学艺术作品。 诗本来就是歌曲。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
我们现在很好。 哼实际上是这首诗的起点。 把我们的嗡嗡声变成文字,提炼出节奏和韵律,这就是诗歌。 为了使其优雅,它摆脱了打油诗。 然后规范字数,调整水平倾斜,这就是现代诗。
诗歌的诞生是在工作之后的嗡嗡声中。 有句话说,诗出自劳动歌,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要歌颂爱情,歌颂友情,歌颂爱情(《诗经》中有很多),那绝对不是一边努力一边在背后背着嗓子唱的东西。 因此,劳动号子可能只是诗歌起源的一部分。
目前发现,最早可以定义为诗歌的东西应该是《吴越春秋》中的《谈歌》。 这是一首二言诗。 它也是中国古典韵律所能达到的最小结构,它初步具备了诗歌的本质:
竹折则复;竹折则复;竹折则复。 地飞时,尸体会被赶走。
越王勾践向楚国射箭高手陈胤请教弓箭原理。 陈寅在回答中引用了这位“谈松”。
我砍竹子,做成弓箭,放石头,驱赶野兽。
这是一个守着父母坟墓的男孩无聊时发明的。 他用它来驱赶扰乱墓中祭品的野兽。
还有季子的《麦秀歌》等古代作品,可能带有诗意。
到了《诗经》时,其四字,组织、韵律、重章重叠、包罗万象,基本囊括了后世各诗体的前身。 因此,我们可以说它是春秋诗歌的巅峰,而不仅仅是它的起源。
诗歌的发展(汉代)
中原出现《诗经》,南方出现《楚辞》,有长短句。 屈原是第一个以他的名字出版诗集的人。 正是从他开始,“诗人”的身份正式出现在文化舞台上——之前的作品大多署名“无名氏”。
同时,从《楚辞》开始,诗歌开始有了标题——以前的作品大多以开头几个词或一句话作为标题。
而且《楚辞》中还有杂词,这也是与《诗经》体例的明显区别。 随着秦朝灭亡,楚主称王——项羽、刘邦都是楚人,这种诗风就开始流行。 汉代的文明和武术征服了世界,迎来了第一次多民族文化的大融合——最明显的就是音乐的融合。
热闹活泼的蛮族音乐改变了中原音乐凝重沉稳的节奏。 至少在民间,这种娱乐方式很快就流行起来了。 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快,音乐的章节变长,四言诗已经不能满足演唱要求了——诗就是歌词,记住这一点——所以五言诗、七言诗、甚至六言诗——八字、九字作品相继出现。 。
但由于汉代儒家经典占主导地位,加上儒生成熟稳重,文学艺术的发展相对缓慢。 大家都比较喜欢长篇的《汉赋》,所以汉代的诗歌发展缓慢。
值得一写的是汉武帝白梁在台上作对联所发明的七言押韵诗:“白梁式”。 这是一种小众的诗体,后来被断句、不押韵的格式所淘汰,但也不乏优秀的作品,比如杜甫的《美人行》。 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写下了一首真正的七言诗《四愁诗》:
我的思绪在泰山。
梁父难以跟上,便侧身向东看去,眼里含着泪水。
美人送我一把金剑,我该如何报答应琼瑶?
路途遥远,不要依赖自由。 何必担心又担心呢?
...摘抄
然而,直到汉末,乃至隋末唐初,七言诗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五言诗在结构上仍然领先,节奏和调节。 而且这一时期还没有绝句。 汉人以大为美,绝句小而俗,不够用。
诗歌的飞跃(魏晋南北朝)
曹魏时期诗歌有了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文化仍掌握在贵族和文人手中,诗歌的发展只能发生在士大夫阶层中。 这一时期发生的最大变化是文才概念的出现。
东汉之前的诗歌其实和我们今天很多朋友写的现代诗歌是相似的。 它的主要功能是讲故事、表达情感。 但对于如何说话、如何表达情感却没有概念。 即使你做出隐喻和某些修饰,也是“自然”的,并没有修饰你的言语来突出你的情绪的目的。
这一切都随着曹植而改变。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最大贡献有两个方面,都是从曹植开始的。
首先,文学修改风潮开始。 后来发展起来,就变得空洞,不讲正经事,只注重形式主义的极端形式,即“齐梁体”,后来被称为“公体诗”。 其特点是只要好听、好读,“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志向、野心,沉迷于浪漫和闺情。
文学作品的文学修饰是必要的,但过多、忽视内容就是形式主义,这是错误的道路。 故陈子昂曰:“文章作恶五百年。” 这是批评形式重于内容的倾向。
第二是音系学的发展。 这也是从曹植开始的,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文学天才。 他发明了“番白”,并开始寻找《图歌》中汉字的读音规则。 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播,音韵学迅速发展。 沉约、周勇等人提出“四声八病”并成功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韵律的发展是唐代平佚律的基础,也是诗歌成为朗诵文本并独立于音乐而存在的关键。
经过五百年的快速发展,诗歌在形式上已初具规模,其体裁(山水、边塞、寓言等)也百花齐放,为盛唐的飞歌做好了一切准备。
诗歌之盛(唐代)
继南北朝文体的准备之后,隋唐时期的文人开始在文体上进行重大修正。 陈子昂提出的“汉魏体”概念,至今仍为古诗词爱好者所推崇。 包括初唐四大家在内的无数初唐诗人,在格式上遵循宫体诗,在内容上不断进取,在意旨上充满活力,最终把唐诗变成了动人的作品。这既美丽又感人。
但这里有一个误解。 很多人认为唐诗英雄是初唐四杰和盛唐大诗人(李、杜、王)等人。
不是这种情况。
初唐四杰要么英年早逝,要么穷困潦倒,要么造反,没有任何政治地位。 陈子昂虽然提出了他的理论作为旗帜,但失宠后影响力变小,无法真正推动诗风改革。
对规范诗风起到了规范作用的有袁景(换头、相互粘着)、上官仪(对立)、沉全期、杜慎言、宋之问等人。 这些宫廷诗人尤其仔细研究了格式。 事实上,原来的内容比较空洞。 然而,他们却遭遇了婺州王朝的兴衰、唐玄宗李隆基的崛起等动荡的政治变迁。 大批宫廷诗人被流放,漂泊于世。 人的境遇一旦受到挫折,思想性自然就会上升。 再加上他们对形式的出色研究,发表了大量情态兼备的诗歌作品,从而带动了整个王朝的诗风。
李白对诗歌史的贡献主要是与王昌龄共同完善和规范了《七绝》。 正如前面提到的,七言诗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它确实随着他们的出现而崭露头角,并成为迄今为止唐代最流行的诗歌格式。
就格律诗的完备性而言,杜甫堪称集大成者。 同时,在理论上,他也是一锤定音,决定了唐诗未来重内容、重情感、尊汉魏的方向。
至于李杜在诗歌方面的成就,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李杜的能力达到了天花板,直接导致了中唐诗人的困境。
在李杜的压力下,中唐诗人无路可走,于是开始在盛唐诗歌之路上进行分类和深挖。 比如韩愈“化散文为诗”,李益专攻“边塞诗”,刘禹锡走怀旧路线发展“竹枝词”,白居易走平民路线,李贺干脆写鬼诗。和众神。 盛唐诗歌是巅峰,中唐诗歌是巅峰上的平原,枝繁叶茂,遍地开花。 因此,说到唐诗,盛唐中叶的大诗人就如流星追月,纷纷涌现。
这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好的时代。
后期诗歌(元、明、清)
唐末,由于安史之乱,政权虽数次复兴,但始终处于衰落之中。 随着整个王朝开始衰落,文化意象开始走南北朝后期的老路,诗风分化为隐士派和乐派。 志向不再高远,内涵自然也低了。
当然,就艺术成就而言,晚唐的李商隐是最高的,因为他综合了历代大诗人的特点。 虽然他的典故有时精妙难懂,但他的诗学成就却是晚唐乃至整个唐朝最高的。 唯一不能和李杜相比的就是他的不够大气,但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时代的错。
然而,这些都是诗歌风格的变化。 就诗歌本身而言,到了晚唐,诗歌的格律规则已经坚如磐石。 基本上连弯腰这样可有可无的规矩也很少有人违反。
另一种文学风格——曲词,开始在杜牧、白居易、刘禹锡手中扎根,成为文人超越诗歌规范的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向。
这就是CiPai的历史。 诗歌的历史并没有就此结束,但它大概是这样发展的。 随后的复兴并没有突破格律和非格律风格,只是在内容和表现上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达到了新的高度。 例如宋代的西昆体、太学体、香山体、江湖体、思陵诗派、江西诗派,包括清代的公安派、兴陵诗派等。 这些只是时代进步和文人思想觉醒的不同层面。 诗本身的形式保持不变。
直到泰戈尔的《鸟》出现——但那一部属于现代诗歌史,基本上宣告了古代诗歌史的终结——今天虽然我们仍在写作,但我们只是尽力延续它们,而不是让它们消失。在我们这一代就被淘汰了。
诗歌简史大概是这样的。
词牌简史,现代诗歌简史,有机会我们再聊。
由于是手写的,记忆难免有错误和遗漏。 欢迎更正,但不接受滥用 - 无论您的水平如何。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