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网上瓜农的成功故事一场网络销售的奇迹
在西黄垡村,一个普通的女孩曹得梅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她和村民们的生活。曾经,她像其他许多瓜农一样,早出晚归,在市场上苦干,不断遭遇那些难以忘怀的辛酸。而今,她不再是那个满街叫卖西瓜的小贩,而是一个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发展传统农业、网络销售高效率产品的大户。
记得那年春天,大兴区启动了数字家园工程,20台崭新的电脑被送到了村委会。看着电脑进了村,这些曾经对电脑盲目恐惧的人们开始意识到,那些先进设备并不是摆设,而是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一位机关干部张华义当起了电脑老师,他带领包括曹得梅在内的20名村民成为首批学员。
从开机关机教起,再到点击鼠标、建立文档、网页浏览……这些原本笨拙的手触现在变得熟练无比。当他们学会使用计算机后,他们不再只是依赖于市场来决定自己的收入,而是能够主动地将自己种植的大棚西瓜通过网络发布销售信息,并且建立了一组收藏夹,以便随时了解市场动态。
4月底至6月底,是一年一度的西瓜销售期。曹得梅利用这段时间,将家里的西瓜全部通过互联网出售。她没有去市场进行推销,只是在网上留下电话号码,让客户主动联系。这一次尝试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她告别了凌晨三四点钟出门去市场卖瓜的情景,也告别了长途跋涉回家的疲惫之旅。
婆婆也参与到了这一切中,她成了家庭中的热线接线员,不仅处理着来自外地采摘客的问题,还帮助管理着订单。她说:“自从我儿子女儿通过网络卖瓜后,我身体反而比以前硬朗多了。” 这份工作给予她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满足感,使她感到有能力帮助家人,而且还能享受一些额外收入。
经过一年的努力和学习,整个西黄垡村都跟随着曹得梅走上了电子商务之路。80%以上的地面大棚种植户已经将他们珍贵的心爱之物——甜美可口的大型水果——通过互联网发送到了北京以及东北、河南、河北等地区。此外,这个小小的地方也吸引来了300余支团队与4000余名观光采摘客,使其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最终,这场由简体中文编写而成的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关于一个普通女子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改变命运,以及如何激发整个社区成员参与其中共同创造财富的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创新精神、一种包容性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们共同努力所带来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