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诗人 > 诗人
杜牧的一生和诗歌
admin2023-12-20【诗人】人已围观
简介杜牧的一生和诗歌 杜牧,晚唐诗人,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他的仕途与诗歌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一天,几个初中同学议论杜牧,说他有治理国家的远大志向,最后却成了一名诗人
杜牧的一生和诗歌
杜牧,晚唐诗人,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他的仕途与诗歌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有一天,几个初中同学议论杜牧,说他有治理国家的远大志向,最后却成了一名诗人,是他一生的不幸。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杜牧的一大幸事。 天地日月证明,许多王公将相早已消失,唯有那些文坛英雄永垂不朽。 杜牧的长生不老,算得上是天大的福气,但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呢?
当然,杜牧曾经想要做官,因为他想实现自己进步的政治理念。 他的思想在《阿房宫赋》中得到了深入阐述。 阿房宫金碧辉煌,奇思妙想,巧夺天工,但结果却是“兵嚎,粮举,楚人火把,大地焦焦得可怜”。 原因很简单,“天下之人不敢出言敢怒,人心日盛”。 杜牧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者若能有仁爱之心,就能“使六国相亲”。 ,那么就足以拒绝秦国了。 秦若归来,爱六国之民,三世万世之王。”由此可见,谁能说杜牧不会成为名垂史册的功臣和政治家呢?但遗憾的是,即使在唐朝这样一个政治非常开明的社会,统治者也很难倾听,这就是他无法报效国家的原因。
杜牧三度为官,但结局都是悲惨的。 当时朝廷的奢靡淫欲,造成了宦官专权、诸侯割据、派系纷争的局面。 对此,杜牧反复阐述其弊端,并因此写下了一首令人心碎的诗:“回首长安,绣花堆砌,山顶开万门。红尘妃笑道,无人不知是荔枝。” 这首诗描写的是奢侈的事情。 例如,荔枝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 《秦淮泊》对统治者的批判更为深刻:“烟冷水浊月依沙,夜泊秦淮酒楼旁,商女不明知亡国之恨,仍隔江唱后院花。” 杜牧借用了南朝统治者的话。 《醉生梦死》和陈皇后之死,批判了封建皇帝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的奢靡腐败。 杜牧的政治主张常常在他的诗中流露出来。 “三棵树还嫩,桑树还没有来,春天还没有到,奶妈抱着床,中午在哭。暗销会去哪里?万智侯一家也不知道。” “新茂绿树铺满黄色马赛克,几位使者骑着渔日归来。霓裳之歌传千峰,原始人破舞下来。” 前者揭露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的原因,后者痛斥玄宗宠爱杨贵妃、毁国灭家的罪行。 作为一个学者,杜牧始终无法摆脱一有腐败就出手的倾向。 这无疑是他一生不成功的原因。 也是做官的禁忌,也是祸患的根源。
杜牧厌恶拉帮结派,却因此落得悲惨的下场。 他曾经亲眼目睹牛(僧儒)和李(德宇)之间的斗争。 当时,两党存在分歧。 杜牧还是倾向于李德裕的一些政治观点,但李当并没有把他当作同志,因为他与牛僧孺关系密切。
杜牧在牛僧孺府下被任命为升官时,非常“潇洒”。 有诗为证:“江南酒肆已成废墟,褚腰断心碎,十年梦扬州,得青楼之誉。” ”
杜牧的垮台是因为他没有机会报效国家,所以秦楼和楚王殿就成了他的娱乐场所。 牛僧孺经常派便衣士兵暗中保护,这让杜牧十分感激。 但他与牛僧孺之间只有私人友谊。 然而,在两党的争论中,大家都将他视为异类中的“无党派”人士。 不用说,其结果就是学者和文人的愚蠢。
但杜牧是值得载入史册的。 他的政治抱负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诗文却永垂不朽。 杜牧的诗以行云流水、雄浑俊秀的风格在晚唐独树一帜。 那“千里黄莺啼,绿映红,风吹水乡山如酒旗。南朝寺庙四百八十,塔楼何其多”。雾和雨。” 那“深秋千家万户雨帘,晚霞吹楼上笛风。无故见范蠡,烟树散落。《五湖东》”都是深雅深邃,闪烁着永恒的光彩和魅力。
杜牧的一生是充满悲喜的。 或许正是他仕途的坎坷,才让他看清了统治者的面目,才让他拥有了坚强俊美的性格,也让他的诗中蕴含着对社会兴衰的深刻思考。因为他对强者的蔑视和他永远不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誓言。 。
延伸阅读:杜牧的评价
杜牧看到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想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他读书时注重“乱世兴衰之迹,富贵军事,地势险要,远近远近,古人得失”(《 《李忠诚书》)。 善于讨论军事,着有《十六卫》、《罪言》、《兵论》、《守论》,还注释《孙子》。 他在担任地方知县的时候,也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
他的一些作品表达了一定的爱国主义、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文宗太和元年,朝廷派兵镇压沧州不听话的封建重镇。 他写下《情怀》,感叹安史之乱以来封建割据统治和急征征掠造成的民生憔悴。 他想为国家做点事。 《君斋独酌》诗直接表达了他的理想抱负:“何不因妻而入山林隐?吾生五彩线,愿补之”。舜衣。弦歌教燕、赵,兰花沐浴黄河,一股鱼腥味。扫地洒水,无不猛烈。人们只睡吃饭,生活是当地富农。” 又如《河黄》诗:
宰相元载曾经借过筷子,宪宗皇帝也很重视。 一看衣服,就往东市走去,忽然丢下弓剑,不再西巡。 牧羊赶马虽然身着军装,但他们自发的忠诚,对所有汉族官员都忠诚。 唯有凉州歌舞流传于天下,以娱人。
诗人通过河湟无法康复的事件,表达了他对朝政混乱、国力衰落的无限悲愤。 此时朝堂上已经没有人像元载那样想过夺回河湟了。 尽管河湟人民在军装下依然怀揣着对祖国的忠诚,但全国人民却以一种淡然和陶醉的态度聆听着来自河湟凉州的歌舞。 他的《华清宫诗》:“雨露偏金洞,人间醉国”,也与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着同样的悲伤情绪。 《晨雁》这首诗,用比喻的手法,用雁来象征边民:
金河之秋,琴弦拉开,云哀飞去。 仙掌上的月光掠过,长门上的灯火暗了下来,传来几声声音。 须知,这里马兵众多,怎能一一追赶春风呢? 不要讨厌潇湘,人少的地方,水源充足,河边有茭白和浆果苔。
分散的哀悼者象征着在维吾尔族入侵的蹂躏下逃回祖国的边民。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流民的思念和同情,也暗示了统治者对他们的冷漠。 “贤章”和“长门”不是一般的措辞和色彩,而《齐追春风》也不仅仅是红艳秋。 春天回归的自然现象。 这两首诗的思想内容和现实背景与白居易的《容人》和《西凉记》相似,但他采用了现代风格,写得更加简洁全面。
他的史诗也很有名。 有些诗歌以历史题材来讽刺统治者的狂妄和放荡。 比如《三绝句过华清宫》中的两首诗:
回望长安,绣品堆积如山,山顶万门开。 骑在红尘上的妃子笑了,谁也不知道那是荔枝。
新丰绿树铺满黄色马赛克,几位使者乘着渔日归来。 霓裳之歌在千峰之上,原舞已破。
这首诗通过众所周知的唐明帝杨贵妃的故事,含蓄而有力地讽刺了晚唐皇帝的放荡与享乐。 他的创作意图与他写《阿房宫赋》时对“宝丽宫声色”的不满完全一致。 他的其他一些历史著作具有更为明显的历史理论特征。 比如《赤壁》诗:“东风不约周郎,铜鸟泉锁两俏”。 《乌江亭》诗云:“江东子弟多才,复出未知。” 它们都是历史成败的关键问题。 发表原始论点。 他的历史绝句形式后来为许多文人所效仿。
杜牧的七言绝句,描绘抒情场面,是艺术上的很高成就。 例如:
千里之外,黄莺鸣,绿映红,酒旗飘扬,水乡山野。 南朝寺院有四百八十座,雾霭中塔林立。
——《江南之春》
烟笼寒,月笼沙,夜宿秦淮近酒楼。 商女不知亡国之恨,仍隔河对岸后院唱花。
——《渡秦淮》
寒山远上,石路倾斜,白云深处有人住。 晚上驻足枫林,叶因霜霜红如二月花。
——《山地旅行》
这些诗词清丽优美,画面清晰,风格悠扬。 我们可以看到他才华的美丽和他思想的活泼。 前两首歌在描述场景时也流露出对时事的悲伤。 但他的诗歌中也有一些在思想感情上十分不健康的作品。 有的诗带有强烈的个人失意的感伤情绪,缺乏理想的光辉。 《追忆》、《送别》、《叹花》等诗,尤其抒发歌妓颓废颓废的生活。 饮酒嫖娼是唐代文人中流行的习俗。 杜牧这样的诗,更是为后世无能文人所推崇。 这些作品无疑是他诗歌的糟粕。
杜牧在写诗时更注重思想内容。 他认为文章应“以义为本,气为辅,以辞句为基础”(《复庄崇恕》)。 他非常欣赏李杜,说“李杜的威力如此之大”,“杜的诗如此汉化”。 忧心读之,有麻姑抓痒之感。”他的《李和歌诗集序》一方面肯定了李和歌诗是“骚传人”,另一方面也指出他缺乏《离骚》中那种“讲君臣治乱”、“能激发人的思想”的思想,他说自己的创作是“精心创作的诗,力求精益求精,不求“美,不涉俗,非今非古,居中”(《诗仙奇》)。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诗歌上的理论主张和创作上的积极追求。从创作实践上看,他用华丽的辞藻描写颓废享乐生活的诗作,显然与他“不涉美俗”的主张相矛盾。
【杜牧的仕途与诗歌】相关文章:
读杜牧诗文11-14
杜牧诗选09-01
杜牧诗12-21
杜牧诗全集11-12
杜牧诗赏析11-12
杜牧的中秋诗09-30
杜牧清明诗的寓意11-07
杜牧诗十五首 11-06
杜牧诗《山行记》10-30
杜牧诗《赤壁》赏析12-05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