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宣帝遣赵充国大破西羌
西陲之羌,盘踞青、陇,民风剽悍 ,勇猛好战,策应匈奴,扰我边疆。宣帝遣赵充国讨伐,两年完全平定,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 武帝后期,聚居在现今青海省境内的羌族,经常向内地侵扰,攻城略地。匈奴也想联合羌人共同侵......
- 汉宣帝时期匈奴降服的过程
自马邑之谋(前133)反击匈奴开始,汉朝历经龙城、河南、高阙、定襄、河西等系列会战,终至漠北之战(前119)击败匈奴,从此奠定汉强匈弱的格局。但匈奴并未臣服,相反十几年的恢复后,声势复振,与汉争斗竟败少胜多。 汉武后期有赵破奴2万骑受......
- 汉宣帝整顿吏治的两个方面
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他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所以,他即位后,除亲自过问政事,省去尚书这一中间环节,恢复了汉初丞相既有职位又有实权的体制外,还特别重视地方长吏的选拔和考核,......
- 汉宣帝在经济方面的贡献
整顿工商 昭宣时期,以“轮台诏令”为基本依据,霍光和汉宣帝认真总结了武帝时期推行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大刀阔斧地进行调整政策,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武帝时期工商业官营政策暴露出诸多弊端,昭帝时期就引起了较大非议。......
- 楼兰消失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12000平方公里,上个世纪初仍达500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但至1972年,却最终干涸。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茫沙漠?又是什么......
- 楼兰公主的诅咒有什么凄美的故事
在公元前176年楼兰古国正式建立,共有八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却在公元630年,这个神秘古国悄然消失至今都是个谜?更奇怪的是楼兰公主受到诅咒! 传说,楼兰古国受到了诅咒,才使得它们变成一座荒芜的死城,并且逐渐消失在世界上。但其真假还......
- 楼兰人是现在的什么人
楼兰是汉代西域一个强悍的部族,他们居住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罗布泊的西北缘。楼兰人的首都就是著名的楼兰古城。据记载,那时的楼兰国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物产丰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繁华之邦。公元前108年,楼兰国臣服了汉朝,年......
- 昭君出塞王昭君远嫁塞外的原因
王昭君(前55—前20),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人。王昭君在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有“落雁”之称,汉元帝时期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 王昭君出世时,她的父......
- 明朝
明朝 【明(1368~1644)】 中国历史上继元之后的统一王朝。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疆域最广时,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第河)流域,西北......
- 文景之治的影响是什么
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在薄税劝农,与民休息的政策指导下,经过文景二帝41年的治理,迎来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 首先是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从汉高祖即位(公元前202年)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前后共62年......
- 揭露刘邦死亡之谜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
- 探险队多次寻找的楼兰古城是什么样的
大批的考古学家、地理、地质学者接踵而至。他们是: 1905年美国的亨廷顿探险队; 1906年英国的斯坦因探险队; 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超探险队; 1910--1911日本的大谷光瑞、枯瑞超第二次探险队。......
- 徐福东渡的故事
徐福东渡,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是指秦始皇时期派遣徐福被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的事件。代的东方朔在《海内十州记》中也记载了徐福带童男童女坐楼船去“三神山”寻求长生不老药的故事。五代后周时,开元寺和尚义楚在《义楚六帖》中称:“日本国亦......
- 当代
当代 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当代,是对人类发展历史时间段的一个定性界定。从全球来看,当代应该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为标志以后的时期延续至今后。第三次科技,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
- 大将军韩信究竟死于谁人之手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亲口承认谋反之事,根据《史记》的记载,韩信似乎的确与陈豨探讨过谋反事宜。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他在齐王任上时,具备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的实力时不反,却在无兵无卒的情况下,实在是玩火。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韩信之“谋反......
- 秦末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
- 秦末农民起义简介
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
-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人是谁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当初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让世界人民所瞩目,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秦始皇大家应该都再熟悉不过了,他是不仅统一了天下,还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他的种种功绩小编在这就不多说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了皇陵东侧一千五......
-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在量制上,各国差异较大。当时粮食是按容积计算的,而不是按重量。因此,在度量衡三制中,量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 当时,秦、赵、东周和西周等国都有斛、斗、升三个基本的量制单位。文化和经济都较为发达的齐国,在量制上却与他国不同。在齐国,升以上......
- 秦始皇的求仙之路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数次秦皇求仙的活动。最早一次是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齐人徐市等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上有仙人居住,请求始皇给予童男童女一同前往。此次求仙活动是徐市请奏而不是秦始皇主动下令的。而到了始......
- 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它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人死之后还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存在。能够在墓室这样私人的空间内设置帝国版图,又在陵园内刻画出帝国的行政体系,可见至少在开始营建陵墓时,秦......
- 秦始皇生前两大奇异预兆
纠纠秦国原本美丽,受六国鄙视了数百年,虽然英雄代代辈出,可惜拢半途来牺牲,坎坷路途且风雨,变法独立十九年大进步。秦人打拼,千万不可馁志,排除万难,前途无限,团结就有盼望。商鞅变法,无论任何阻挡,排除万难,前途无限,勇敢的秦国人。 大......
-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
焚书坑儒被当作秦始皇的重要方面之一,但历史上秦始皇真的焚书坑儒残暴不仁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 《史记·卷121·儒林列传》里这样说: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由此可见,秦始皇焚书焚......
- 秦始皇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所谓“封”,是指筑土坛祭天。所谓“禅”,是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 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大臣们都不知道仪......
- 秦始皇打捞九鼎的故事
《汉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万民乐业,天下归心,大禹的威望空前高涨。舜帝的儿子商均不成器,于是舜帝决定把帝位禅让给大禹。舜帝去世后,大禹为他守孝三年,然后在诸侯拥戴下,举行登基大典,定都阳城,国号大夏。 为了彰显皇权的绝对权威......
-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 出自唐朝卢纶的《送宛丘任少府》 原文赏析: 带绶别乡亲,东为千里人。 俗讹唯竞祭,地古不留春。 野戍云藏火,军城树拥尘。 少年何所重,才子又清贫。 拼音解读 : dài shòu bié xiān......详细
-
黄遵宪 简介黄遵宪 简介 「清朝」 黄遵宪(1848-1905)清末杰出诗人,字公度,现广东梅县人。曾任清政府驻日、英、美等国外交官。 黄遵宪相关资料 黄遵宪外交生涯 1877 年1126 日傍晚,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一行......详细
-
黄裳 简介黄裳 简介 「宋朝」 黄裳(1044-1130)字冕仲,号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举进士第一。政和中知福州。官至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喜道家玄秘之书,自称紫玄翁。建炎四年卒,年八十七。《宋史翼》有传。著有《演山......详细
-
黄简 简介黄简 简介 「宋朝」 黄简(生卒年不详)一名居简,字元易,号东浦,建安(今属福建)人,寓居吴郡光福山。嘉熙中卒,通判翁逢龙葬之虎丘。工诗,《全宋词》辑其词三首。...详细
-
黄机 简介黄机 简介 「宋朝」 黄机(生卒年不详)字几叔。有《竹斋诗馀》一卷,毛晋跋其词,以为「不乏宠柳娇花,燕目行莺目亢等语,何愧大晟上座」。李调元《雨村词话》卷二亦称:「黄机《竹斋诗馀》,清真不减美成。」皆认黄机源出周邦彦。然所见仅其婉丽一......详细
-
黄景仁 简介黄景仁 简介 「清朝」 黄景仁(1749-1783),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家境贫穷,曾奔走各地谋生,所以他的诗,多抒写他的穷愁和凄凉的心情。 黄景仁相关资料 黄景仁介绍 黄景仁为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后裔。祖......详细
最新博文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分类标签: 闺怨诗 思念诗 婉约诗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 ”,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
2025-04-11 0次
阅读更多 -
充实的一天
今天,妈妈领我去果然梦想小镇玩了,那里可真大啊!有婴儿护理中心、急救中心、、中国邮政、国旗护卫队、公安局、星光大道、儒风学堂、烘焙等等。每个职业部门我都尝试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婴儿护理中心、急救中心和烘焙了。 在婴儿护理中心里,我觉得照顾小婴儿好忙啊。因为要给他们洗澡、穿衣服、喂奶、还要领他们出去散步和哄她们睡觉,我觉得当妈妈真是好辛苦啊。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操心,等我长大了...
2025-04-08 0次
阅读更多 -
名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的翻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注 赏 背 听 出自宋代 : 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类型: 写景春天宋词三百首 听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2025-04-05 0次
阅读更多 -
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
怀君劳我写诗情,窣窣阴风有鬼听。县宰不仁工部饿, 酒家无识翰林醒。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 好向贤侯话吟侣,莫教辜负少微星...
2025-03-21 0次
阅读更多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分类标签: 爱国诗 宋词三百首 豪放诗 怀古诗 咏史诗 讽刺诗 作品赏析 【注释】:①作于开禧元年(1205)...
2025-03-13 0次
阅读更多 -
李清照的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2025-02-27 0次
阅读更多 -
回乡偶书二首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分类标签: 思乡诗 思念诗 唐诗三百首 小学 作品赏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
2025-02-25 0次
阅读更多 -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分类标签: 元宵节 宋词三百首 婉约诗 作品赏析 【注释】①按稼轩范开《稼轩词》的编次,此词当作于淳熙十四年(1187)前、闲居带湖期间。然词的内容却极似临安元夕风光。所以有人将词的作期提到乾道后或淳熙初...
2025-01-07 0次
阅读更多 -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宋代: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追忆 , 写景 , 伤春 1 翻译 译文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
2025-01-02 0次
阅读更多 -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宋代: 辛弃疾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 感慨 , 抒情 23 翻译 酒杯,你靠近我跟前来...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